【新闻】羊曲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转子顺利完成吊装

2024-09-26

近日,青海省羊曲水电站最后一台(3号)机组转子于9月23日10时28分顺利完成吊装,标志着该电站全面进入投产发电前的冲刺阶段,为实现“一年三投”的既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羊曲水电站,作为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点支撑项目,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与贵南县交界处,是黄河干流龙羊峡水电站上游“茨哈、班多和羊曲”三个规划梯级电站的最下一级。该电站不仅承载着促进青海省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应用的重任,还是我国首条±800千伏“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重要支撑调峰电源,对于推动黄河上游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此次吊装的3号机组转子,作为水轮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转子主要通过励磁建立旋转磁场,与定子配合将机械能高效转换为电能。羊曲水电站3号机组转子采用了先进的圆盘支架无风扇结构,由中心体、转子支架、磁轭和磁极等精密部件构成,整体吊装重量(含平衡梁)达到了约970吨,整体直径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2724毫米。在吊装过程中,施工团队仅用时30分钟便完成了这一壮举,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水电建设领域的高超技术水平和强大施工能力。

据工程建设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云峰介绍,在转子安装过程中,项目团队严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确保了安装质量的高标准。具体而言,首台(2号)机组转子圆柱度达到了0.34毫米,1号机组转子圆柱度为0.36毫米,而此次吊装的3号机组转子圆柱度更是达到了0.31毫米,均远优于国家标准的1.08毫米,充分证明了项目团队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卓越能力。

羊曲水电站作为国家电投“十四五”重大能源保供项目,其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电站共安装3台40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20万千瓦。据估算,电站建成后平均年发电量将达到47.3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6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64.8万吨,对于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具有显著作用。

在技术创新方面,羊曲水电站也取得了多项突破。该电站在国内首创采用镶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狭窄河谷趾板基础的开挖量,还有效降低了面板堆石坝的沉降变形,为我国300米级高面板堆石坝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此外,电站的引水发电建筑物布置在右岸,采用了一机一塔的进水塔布置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发电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回顾羊曲水电站的建设历程,从项目核准到正式开工建设,再到如今最后一台机组转子顺利完成吊装,每一步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恶劣的施工环境以及紧张的工期要求时,项目团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严谨的态度,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在吊装现场,随着吊装设备的缓缓启动,重达970吨的转子在众人的注视下平稳升起、精准对接。这一刻,不仅标志着羊曲水电站3台机组转子全部吊装完成,更预示着电站即将迎来全面投产发电的辉煌时刻。未来,随着羊曲水电站的正式投运,它将成为青海省乃至全国清洁能源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