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四川绵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获核准批复

2025-02-11

近日,四川绵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式取得四川省发改委的核准批复,标志着该项目进入了实质性的建设阶段。作为四川省“十四五”时期的重点推进项目,绵竹抽水蓄能电站不仅是该省首个成功通过可行性研究审查的大型纯抽水蓄能电站,也是首个由省属国有企业控股投资的大型抽水蓄能项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技术价值。

一、项目背景与概况

四川绵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位于四川省绵竹市麓棠镇和广济镇境内,与成都市的直线距离约为45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便于接入四川电网并服务于广大用电需求。该项目自2021年10月启动以来,历经预可研、地震安评、可研三大专题、项目环评、用地预审等多个阶段的严格审查,终于迎来了核准批复的重要时刻。

绵竹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高达120万千瓦,属于一等大(1)型工程,预计总投资将达到85亿元。电站的主要构造包括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以及地面开关站等核心枢纽建筑。其中,上水库选址于广济镇半月山山顶的沟槽洼地,而下水库则位于麓棠镇半月山的东侧,是在原有困牛山水库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而成的。整个工程建设周期预计为72个月,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电站的高效、安全和稳定运行。

二、技术特点与创新

抽水蓄能是当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最经济的绿色清洁灵活调节电源之一。绵竹抽水蓄能电站充分利用了地势的落差,通过电网调度,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利用富余的风电、光伏电能抽水至上水库,而在负荷高峰时放水至下水库发电,实现了能量的高效转换和储存。这种调峰填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有效节约了资源,解决了电力的供需矛盾。

在具体技术实现上,绵竹抽水蓄能电站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和创新设计。例如,电站的上、下水库均采用了高标准的防渗和抗震设计,确保了水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电站的输水系统也采用了高效节能的水泵和水轮机设备,提高了抽水蓄能的效率。此外,电站还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控设备,实现了对电站运行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了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绵竹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济效益来看,电站预计年发电小时数将达到1466小时,年发电量高达17.59亿千瓦时(另有说法为59亿千瓦时),足以满足20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这将为四川省的电力供应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也有助于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社会效益来看,绵竹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将有助于推动四川省的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抽水蓄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储存方式,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此外,电站的建设还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项目核准过程与意义

四川绵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核准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和环节的严格审查。在项目启动后,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开展了预可研、地震安评、可研三大专题报告的编制和评审工作。同时,还进行了项目环评、用地预审等前置条件的落实和审批工作。这些工作为项目的核准开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8月17日,四川绵竹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成都顺利通过审查。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绵竹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迈入了全新阶段。此后,相关部门和单位继续加快推进项目核准的各项工作,最终于2025年2月8日取得了四川省发改委的核准批复。

四川绵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核准批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技术价值。首先,该项目是四川省首个获得核准批复的负荷侧大型抽水蓄能项目,填补了四川省在抽水蓄能领域的空白。其次,该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四川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四川电网的调峰填谷、储能调频等提供有力的支持。此外,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还将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五、项目施工与建设规划

在取得核准批复后,四川绵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将进入实质性的施工阶段。根据建设规划,电站的施工将分为多个阶段进行。首先是上、下水库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包括水库大坝的修建、防渗处理、溢洪道建设等。其次是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和地面开关站等核心枢纽建筑的建设和安装工作。最后是电站设备的调试和试运行工作,确保电站的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并顺利通过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单位将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同时,还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得到有效落实。此外,还将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沟通协调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六、技术与数据详细呈现

为了进一步凸显绵竹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特点和数据呈现,以下将对电站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建设数据进行详细介绍:

1.装机容量:绵竹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属于一等大(1)型工程。这一装机容量在四川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均属于领先水平,为电站的高效运行和能源储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水库容量:上水库和下水库的总库容分别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其中,上水库位于广济镇半月山山顶的沟槽洼地,利用自然地形条件进行建设;而下水库则是在原有困牛山水库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而成的。两个水库的容量设计充分考虑了电站的抽水蓄能需求和运行效率。
3.输水系统:绵竹抽水蓄能电站的输水系统采用了高效节能的水泵和水轮机设备。其中,水泵用于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将水抽至上水库;而水轮机则用于在负荷高峰时放水发电。输水系统的设计和选型充分考虑了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要求。
4.地下厂房:电站的地下厂房是电站的核心部分之一,用于安装和布置电站的主要设备。地下厂房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设备的布置和运行要求,同时采用了先进的通风、照明和消防系统,确保了厂房内的安全和舒适。
5.地面开关站:地面开关站是电站与电网连接的接口部分,用于控制和调节电站的输出功率和电流。开关站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控设备,实现了对电站运行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6.发电效率与年发电量:绵竹抽水蓄能电站的发电效率预计将达到较高水平。根据初步测算,电站的年发电小时数将达到1466小时(另有说法为更高数值),年发电量高达17.59亿千瓦时(或59亿千瓦时),足以满足20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这一发电效率和年发电量在同类电站中均属于领先水平。
7.投资与工期:绵竹抽水蓄能电站的总投资预计将达到85亿元。整个工程建设周期预计为72个月,包括前期准备、施工建设、设备调试和试运行等多个阶段。在投资方面,电站的建设将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等渠道筹集资金;在工期方面,相关部门和单位将加强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确保电站按计划顺利建成投产。

四川绵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核准批复标志着该项目进入了实质性的建设阶段。作为四川省首个获得核准批复的负荷侧大型抽水蓄能项目,绵竹抽水蓄能电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技术价值。在取得核准批复后,相关部门和单位将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此外,绵竹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还将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