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河南灵宝窄口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核准落地,全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支撑

2025-03-11

近日,河南灵宝窄口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式通过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标志着这一总投资82.28亿元、装机容量1200兆瓦的国家级重点能源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作为国家“十四五”能源规划中首批核准的抽水蓄能项目,其建设将显著提升中原地区电网调节能力,为河南省新能源消纳、电力安全保供及“双碳”目标落实提供关键基础设施保障。

项目规划与技术体系:高水头设计与工程创新
河南灵宝窄口抽水蓄能电站位于灵宝市五亩乡境内,依托窄口水库现有水利资源,采用“两库两机”布局,总装机容量1200兆瓦,安装4台单机容量300兆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电站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及地面开关站五大核心功能区构成,设计年发电量15.76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21亿千瓦时,综合效率达75%。

在技术参数上,项目额定发电水头441米,最大扬程468米,输水系统水平总长度3533米,距高比8.0,均达到国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上水库坝顶高程设定为1278米,总库容1080万立方米,通过开挖扩容形成;下水库利用现有窄口水库,坝顶高程813米,总库容1.08亿立方米,通过增设挡水坝和泄洪设施实现水位调节。输水系统采用“一洞四机”布置,主洞直径7.5米,两级斜井总落差达328米,尾水调压室采用阻抗式结构,有效平衡水流脉动压力,确保机组运行稳定性。

施工层面,地下厂房采用分层分块开挖技术,最大开挖跨度28米,高度55米,通过预裂爆破与锚喷支护工艺将围岩变形控制在3毫米以内。机电设备选型方面,机组采用哈尔滨电机厂自主研发的300兆瓦高水头可逆式机组,额定转速375转/分钟,效率区间达92%-96%,综合性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生态保护:科学论证与全周期环境管控
项目建设严格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原则,在规划阶段即开展多轮环境敏感区避让论证。根据《河南灵宝窄口抽水蓄能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施工期用水总量为38.6万立方米,仅占灵宝市年用水总量的0.3%,且通过循环水处理系统实现90%回用;运行期通过动态调节库容,确保下泄生态流量不低于2.5立方米/秒,保障下游河道生态基流需求。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项目避开周边3处省级公益林核心区,施工临时占地严格限制在3558.75亩红线范围内,并对受影响的12公顷植被实施“原位移植+异地补偿”修复方案,计划种植本地适生树种7.2万株,恢复草地面积45公顷。水土流失防治则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组合,布设挡渣墙2.3公里、排水沟8.6公里、沉沙池15座,确保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98%。

移民安置工作坚持“依法依规、民生为本”原则,项目涉及搬迁的4户12人均已签订协议,安置房建设标准较原住房提升20%,配套新建供水管网2公里、硬化道路1.5公里,并按照人均耕地1.5亩的标准落实生产安置。补偿资金严格执行“一户一卡”直接拨付,全过程接受第三方审计监督。

经济效益:全产业链协同与电网增效
电站建设期内将直接拉动投资82.28亿元,其中机电设备采购占比35%,土建工程占比48%,环保投入占比5%。据测算,施工高峰期可提供就业岗位3200个,带动水泥、钢材等建材需求超50万吨,激活本地工程机械租赁、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产值约12亿元。

投运后,电站年均发电收入可达9.8亿元,抽水电费支出6.3亿元,净收益3.5亿元,投资回收期预计为22年(含建设期)。其调峰填谷功能可使区域内火电机组年均利用小时数降低300小时,减少煤耗37万吨/年,对应减排二氧化碳98万吨、二氧化硫2800吨。此外,电站响应电网负荷变化的速度达到秒级(从静止到满负荷仅需120秒),可有效平抑风电、光伏出力波动,预计每年减少弃风弃光损失12亿千瓦时,提升新能源利用率8个百分点。

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同样显著,项目运营后每年可缴纳增值税、所得税等税费约1.5亿元,其中60%留存地方财政,用于支持灵宝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技术创新:智能运维与设备可靠性提升
项目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技术,部署南方电网“蓄能云”智能管控平台,集成设备监测、故障预警、能效优化等6大功能模块,实时采集水轮机振动、定子温度、润滑油压等126类运行参数,数据采样频率达每秒5000点。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系统可提前72小时预测设备异常,准确率超85%,相比传统人工巡检模式,设备故障排查效率提升40%。

在设备维护领域,项目引入“以可靠性为中心(RCM)”的维修策略,基于10万小时机组历史运行数据,建立关键部件寿命预测模型。以水泵水轮机转轮为例,通过激光熔覆技术将抗空蚀涂层寿命延长至8年,单次大修成本降低120万元。同时,地下厂房配置智能巡检机器人12台,搭载红外热成像与气体检测模块,实现廊道、竖井等高风险区域全覆盖巡查,人力巡检需求减少70%。

工程进展:严格节点管控与质量保障
项目于2023年第三季度完成主体工程招标,由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EPC总承包,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第十六工程局联合负责土建施工。关键里程碑计划如下:2024年6月完成导流洞贯通,2025年12月实现地下厂房首层开挖,2027年3月启动机组安装,2030年6月首台机组调试并网,2031年12月全容量投运。

质量控制方面,工程设立三级质检体系,对混凝土浇筑、压力钢管焊接等关键工序实施24小时旁站监督。截至目前,已完成地质勘探钻孔126个、岩芯取样2400米,围岩分类合格率10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36组,抗压强度均达C30标准;压力钢管焊缝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99.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政策支撑:国家级规划与地方协同
项目的快速落地得益于多重政策红利。国家能源局《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将河南灵宝站点列为“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并在容量电价核定中给予每千瓦时0.35元的保障性收益。河南省政府配套出台《关于加快抽水蓄能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将核准周期压缩至12个月,土地预审、环评等10项手续实行并联办理。

在电力市场机制方面,电站纳入华中区域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主体,享受每千瓦时0.6元的调峰补偿;同时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签订20年容量租赁协议,锁定基本收益,降低投资风险。

河南灵宝窄口抽水蓄能电站的全面建设,标志着我国在大型储能设施领域的设计施工能力、生态协同水平、智能运维体系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标准。通过精准的规划定位、严格的环境管控、前沿的技术应用,该项目为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