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福建德化抽水蓄能电站全面开工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支撑
2025-04-02
2025年4月1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龙门滩镇举行德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是国家能源局“十四五”规划重点能源工程,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总投资80.29亿元,计划于2031年全面投运。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13.8亿千瓦时,可承担福建电网调峰、填谷、事故备用等核心功能,为闽西南地区新能源规模化消纳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关键支撑。
工程规划与技术参数
德化抽水蓄能电站选址于德化县龙门滩镇大溪村,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8°12′至118°18′、北纬25°33′至25°38′。枢纽工程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及地下厂房组成,总占地面积197.25公顷。上水库利用大溪村天然沟谷筑坝形成,正常蓄水位762米,死水位720米,调节库容1120万立方米;下水库依托龙门滩水库上游支流建设,正常蓄水位325米,死水位295米,调节库容1360万立方米。两库水平距离3180米,额定水头388米,距高比7.28,能量转化效率设计值75%。电站安装4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转轮直径4.1米,额定流量135立方米/秒,配套日调节系统,满发时长9小时,抽水功率1280兆瓦,工况切换时间15秒。电力接入方案显示,电站通过2回500千伏线路接入福建电网500千伏三明变电站,线路总长78公里,采用JL/G3A-900/75型钢芯铝绞线,最大输送容量2400兆伏安。
地质条件与施工方案
工程区域地质构造以寒武系砂页岩为主,岩体饱和抗压强度85-120兆帕,渗透系数1.5×10⁻⁶厘米/秒。地下厂房洞室群埋深380-450米,主厂房跨度26.5米,高度54.2米,围岩类别以Ⅲ类为主,局部为Ⅳ类。施工期间揭露断层破碎带3处,最大宽度2.8米,拟采用超前管棚支护(直径108毫米,间距0.3米)结合双液注浆(水灰比0.8:1)加固方案,注浆压力3-5兆帕,渗透半径预计达2.8米。岩芯采取率91.2%,岩石质量指标(RQD)平均82.4%,顶拱最大变形监测值7.3毫米,低于设计允许值12毫米。隧洞掘进计划采用TBM工法,占比65%,较传统钻爆法施工效率预计提升40%,月进尺目标320米。
生态保护与移民安置
项目严格遵循《福建省生态环保条例》要求,实施四大生态保护措施:剥离表层土42万立方米,建设5处防尘网全覆盖临时堆存场,配套喷淋抑尘设施;布设三维植被网18万平方米,种植狗牙根、百喜草等耐旱植物,覆盖度达95%;建设鱼类增殖站1座,规划年放流倒刺鲃、光倒刺鲃等土著鱼苗50万尾;地下厂房安装双层隔音门,隔声量35分贝,厂界噪声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征地移民涉及龙门滩镇3个行政村137户429人,住宅拆迁补偿单价5800元/平方米,高于当地商品房均价12%。移民安置区规划建设联排住宅84栋,配套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
设计与成本控制规划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通过三项技术优化实现成本控制:其一,输水系统线路优化减少隧洞长度428米,预计降低土建成本4.2%;其二,主水泵机组国产化率目标92%,核心控制系统采用自主设计,预计降低设备采购成本12%;其三,应用BIM+GIS技术构建工程数字孪生体,实现施工进度与资源调度的智能优化,减少材料浪费。项目静态投资67.5亿元,动态总投资80.29亿元,其中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占比34.6%(23.3亿元),施工辅助工程占比22.1%(14.9亿元)。
经济效益与电网调节目标
经济评估显示,在容量电价650元/千瓦·年、电量电价0.25元/千瓦时的政策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部收益率(IRR)目标6.8%,投资回收期22年。电网调节方面,电站投运后预计提升福建电网调峰容量4.3%,平抑80万千瓦级功率波动的时间缩短至15秒。配套建设的砂石骨料加工系统设计产能1200吨/小时,可满足工程75%的骨料需求;施工供电新建10千伏线路28公里,安装3150千伏安变压器8台,供电可靠率目标99.98%。
工程进展与地方协同
截至开工前,项目累计完成1:500地形测绘45平方公里、岩土力学试验326组、水文观测数据连续采集428天。德化县将项目纳入2025年十大基础设施工程,配套实施生态林种植320公顷、边坡防护18万平方米。2025年3月26日至29日,国家能源局组织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确认设计方案符合《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设计规范》(NB/T 10072-2018)要求,要求设计单位于4月30日前完成溢洪道消力坎高度调整(从2.5米增至3.2米)、临时用地压缩18公顷等技术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