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2025年一季度末重点水电项目核准建设情况
2025-04-07
2025年3月31日至4月3日期间,我国水电行业迎来新一轮建设高峰。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转型,围绕抽水蓄能、大型常规水电、跨境电力合作等领域,完成多项重大工程核准、开工及并网工作。现将主要进展通报如下:
一、西南地区水电枢纽建设提速
(一)云南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二期工程核准
3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乌东德水电站二期扩建项目。该项目在原电站右岸新增4台单机容量8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提升至1360万千瓦,年发电量预计增加140亿千瓦时。工程采用“智能浇筑+数字孪生”技术,大坝混凝土温度控制精度提升至±0.5℃,施工周期较一期缩短8个月。扩建后,乌东德电站将成为仅次于三峡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年均45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00万吨/年。
(二)四川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全容量并网
4月1日,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6台机组实现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我国最高海拔百万千瓦级水电站(海拔3000米)正式投产。电站总装机300万千瓦,库容107亿立方米,配备全球首套高寒地区水电机组防冰冻系统,可在-30℃环境下稳定运行。投运后,电站每年可输送电量130亿千瓦时,满足藏东南地区80%用电需求,并提升下游梯级电站发电效率12%-15%。
二、抽水蓄能项目布局持续优化
(一)福建德化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开工
4月2日,总装机140万千瓦的福建德化抽水蓄能电站启动地下厂房开挖。电站设计年发电量23.45亿千瓦时,配备2台700兆瓦可逆式机组,上下水库落差达710米,能量转换效率突破83%。工程引入“TBM隧洞掘进+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预计主隧道施工速度提升至每月450米,较传统工法提高40%。项目建成后将保障闽南地区电网调峰需求,年替代燃煤发电量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69万吨。
(二)河北丰宁二期抽蓄机组并网调试
4月3日,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4台机组进入并网测试阶段。该电站总装机规模360万千瓦,为当前全球最大抽蓄电站。本次调试机组采用国产化率100%的变速机组,调节精度达±0.02赫兹,响应时间缩短至30秒。电站投运后,可配合张北可再生能源基地,平抑风光发电波动,每年减少弃风弃光电量18亿千瓦时。
三、跨境电力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中缅瑞丽江一级水电站复电工程
3月31日18时58分,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成功恢复对缅供电。该电站总装机60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40亿千瓦时,采用BOT模式运营。在应对缅北强震灾害过程中,中方技术团队依托智能监测系统,48小时内完成230千伏双回输电线路修复,并网后供电稳定性达99.998%。自2009年投运以来,该电站累计向缅甸输送电量58亿千瓦时,支撑缅北地区35%工业用电需求,惠及200万居民。
(二)中老铁路沿线水电站群并网
4月2日,老挝南欧江流域七级电站全部接入中老电力联网系统。该梯级电站总装机128.4万千瓦,年发电量50亿千瓦时,采用“一站一策”生态流量管控技术,保障下游鱼类洄游通道畅通。通过115千伏跨境线路,老挝北部丰沛水电可直供中国云南,年输送能力达30亿千瓦时,助力澜湄区域能源互联互通。
四、重大水电工程技术创新亮点
(一)白鹤滩水电站智能运维体系升级
4月1日,白鹤滩水电站完成全球首套水电机组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系统部署。该系统集成10万余个传感器数据,可实时模拟16台百万千瓦机组运行状态,故障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7%。2024年电站全年发电量达611亿千瓦时,创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世界纪录,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00万吨。
(二)黄河羊曲水电站镶嵌混凝土坝建成
3月31日,黄河上游羊曲水电站完成世界最高镶嵌混凝土重力坝浇筑。坝高150米,总浇筑量280万立方米,采用“智能温控+骨料预冷”工艺,将混凝土最高温度控制在24℃以内,裂缝发生率下降至0.01条/万立方米。电站装机120万千瓦,年发电量47.3亿千瓦时,可为青海海南州清洁能源基地提供调峰支持。
五、中小水电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一)长江流域小水电生态改造验收
4月3日,国家能源局通报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成果:累计完成1.2万座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设施改造,恢复减脱水河段1834公里,新增过鱼设施957套。其中,湖南省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34座小水电全部退出,年增生态水量1.2亿立方米。
(二)浙江农村水电智能集控投运
4月2日,浙江省农村水电站群智能集控中心正式启用,实现对11个地市、832座小水电的远程监控。系统集成AI负荷预测算法,可将弃水电量降低至0.3%以下。2024年全省小水电发电量达68亿千瓦时,为农村集体增收12.7亿元。
六、水电装备制造国产化进展
(一)百万千瓦水电机组主轴国产化
4月1日,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主轴在白鹤滩电站通过7200小时连续运行考核。该主轴采用整体锻造技术,重量达350吨,偏摆度控制在0.02毫米以内,打破国外企业在该领域长达20年的技术垄断。
(二)大型潮汐发电机组下线
4月3日,哈电集团制造的20兆瓦潮汐发电机组在浙江舟山完成总装。机组设计年利用小时数3800小时,可在4米以上潮差条件下稳定运行,填补我国规模化潮汐发电装备空白。
七、水电行业经济与社会效益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5年一季度全国水电新增装机容量达820万千瓦,同比增长18%;累计发电量215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17.6%。重点水电工程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逾12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3万个。其中,藏东南水电开发使当地农牧民人均年收入提升至4.8万元,较开发前增长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