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企投建尼泊尔三金考拉水电站正式运营 缓解电力短缺助力能源转型

2025-04-11

2025年4月9日,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尼泊尔三金考拉水电站正式投入运营。项目位于尼泊尔中北部拉苏瓦县Sanjen河段,总装机容量78兆瓦,配备3台单机容量26兆瓦的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额定水头达952米,最大水头突破1015米,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超高水头电站之一。电站由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负责全流程勘测设计,水电十一局承担主体施工,核心设备全部采用中国自主技术标准。项目运营后,预计年均发电量3.12亿千瓦时,可覆盖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及周边地区逾200万居民用电需求,工业区停电时长预计缩短40%以上。

项目概况与技术参数
三金考拉水电站选址于尼泊尔中北部拉苏瓦县Sanjen河段,距离加德满都直线65公里,公路里程约180公里。电站采用低坝长引水开发方式,正常蓄水位3391米,引水系统全长7.2公里,包含3条倾斜角度60°、长度超270米的压力管道斜井,最大高差达240米。机组额定流量为每秒9.3立方米,设计年利用小时数4000小时,全生命周期发电量预计达93.6亿千瓦时。电站核心设备均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制:哈尔滨电机厂提供的水轮机转轮采用抗空蚀特种不锈钢材料,可在1000米以上水头条件下保持年均运行效率92.5%;南瑞集团开发的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毫秒级频率响应,并网稳定性达99.99%;压力管道采用780兆帕高强度钢板,壁厚52毫米,耐压能力较常规材料提升30%。

建设历程与技术创新
项目建设历时39个月,分为三个阶段推进。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施工团队完成导流洞开挖、大坝基础浇筑及引水隧洞掘进。面对高寒缺氧环境(海拔3400米)和地质破碎带挑战,团队首创“反井钻机+定向钻进”斜井施工工艺,2号斜井导孔实现277米精准贯通,偏斜率控制在0.12%以内,较传统爆破法效率提升3倍,成本降低45%。2024年1月至9月,完成压力管道安装、机组吊装及控制系统调试。针对超高水头带来的空化效应,技术团队优化转轮叶片型线,将空蚀系数从0.08降至0.05,延长大修周期至5年。2024年10月至2025年4月,通过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及电网兼容性测试。首台机组(3#)于2024年9月14日一次性开机成功,振动幅度小于50微米,摆度值控制在80微米以内,均优于IEC 60041标准要求。

经济社会效益与区域影响
三金考拉水电站的投运将显著改善尼泊尔能源供需结构。据尼泊尔电力局数据,该国2024年峰值负荷达1800兆瓦,但实际可调度电源仅1200兆瓦,冬季缺电率高达25%。该项目提供的78兆瓦稳定基荷电源,可使全国电力缺口缩减6.5%,加德满都工业区日均停电时间从4.2小时压缩至2.5小时。经济效益方面,电站执行电价0.085美元/千瓦时,较尼泊尔现行柴油发电成本低62%,预计每年为当地企业节约电费支出2650万美元。此外,项目建设期雇佣尼泊尔籍员工1280人,占总施工人数的58%,累计发放工资逾2300万美元;运营期将提供60个固定岗位,属地化用工率超80%。

中尼合作与战略意义
三金考拉项目是中尼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采用“投建营一体化”模式,总投资额2.3亿美元,中方资本占比85%,特许运营期30年(含建设期)。项目实现三大突破:首次将中国水电行业标准(NB/T 35003-2015)应用于尼泊尔大型电站设计,覆盖抗震设防、生态流量控制等23项关键技术指标;机电设备国产化率达92%,其中水轮机主轴锻件、智能励磁装置等核心部件完全自主化;通过115千伏线路接入尼泊尔国家电网,未来可与中尼跨境输电通道互联,提升区域能源调配灵活性。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临时代办王欣在运营仪式上表示,该项目每年可替代燃煤发电9.6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3万吨,助力尼泊尔实现2030年清洁能源占比90%的目标。

建设挑战与应对策略
项目面临高寒高海拔施工、复杂地质条件和社区协调管理三大核心挑战。作业区冬季最低温度-25℃,混凝土浇筑采用预热骨料+蓄热养护工艺,将入仓温度稳定在10℃以上,28天抗压强度达标率100%;引水隧洞穿越3条断层破碎带,运用超前地质预报系统(TSP203)和微震监测技术,将塌方风险发生率从12%降至0.8%;项目影响区内涉及4个村庄、327户居民,通过修建8公里硬化道路、改建2所小学、铺设12公里饮水管线等社会责任项目,实现零群体性事件。

运营数据与长期监测
电站配备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系统,包含1.2万个监测点,实时采集机组振动、绕组温度、水压脉动等127项参数。首年运营目标包括:机组可用率≥98%;厂用电率≤0.65%;自动发电控制(AGC)投入率100%;生态流量下泄合格率100%(枯水期≥2.5立方米/秒,丰水期≥5.8立方米/秒)。尼泊尔能源部已将其列为国家电网骨干电源点,预计2025年输送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7%,2026年全面达产后可提升至6.2%。

(数据来源于中国电建集团、尼泊尔电力局及项目承建方公开披露信息)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