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西藏山南藏木水电站累计发电突破200亿千瓦时 清洁能源保障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
2025-04-24
2025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藏木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连续安全运行达3800天。作为西藏首座大型水电站,该电站自2015年10月全面投产以来,年均发电量稳定在25亿千瓦时以上,有效缓解西藏电网季节性缺电问题,支撑藏中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为藏电外送奠定坚实基础。电站总投资96亿元,总装机容量51万千瓦,安装6台单机容量8.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是我国在雅鲁藏布江干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也是西藏电力发展史上从10万千瓦级跃升至50万千瓦级的里程碑项目。
项目概况与技术参数
藏木水电站位于西藏山南市加查县境内,地处雅鲁藏布江干流中游桑日至加查河段规划的第四级梯级电站,坝址海拔3310米,距离拉萨市约325公里。电站采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与坝后式厂房设计,最大坝高116米,坝顶长度385米,正常蓄水位3310米,总库容0.86亿立方米,调节库容0.47亿立方米,具备日调节能力。引水系统由6条直径7.5米的压力钢管组成,单条长度120米,设计水头85米,最大引用流量每秒680立方米。机组核心设备由中国自主研制,哈尔滨电机厂提供的水轮发电机组采用高海拔适应性设计,额定转速150转/分钟,效率达93.5%;南瑞集团开发的监控系统实现全站智能化运行,频率响应时间小于0.1秒,自动化投入率99.8%。电站设计年利用小时数4900小时,实际运行中通过优化调度,枯水期发电效率提升15%,丰水期弃水量减少12%。
建设历程与工程突破
藏木水电站于2007年启动前期筹备,2014年11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15年10月6台机组全部并网运行。建设过程中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作业区冬季最低温度-25℃,混凝土浇筑采用预热骨料与双层保温模板工艺,大坝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达标率100%,裂缝发生率低于0.05条/万立方米;坝基穿越3条断层破碎带,运用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与微震监测技术,完成固结灌浆12.6万立方米,帷幕灌浆8.2万立方米,渗流量控制在5升/秒以内;投资3.2亿元建设全长3.8公里的鱼道系统,设置23个休息池与流速调节闸门,保障雅鲁藏布江土著鱼种洄游,建成西藏首座规模化鱼类增殖放流站,累计放流尖裸鲤、拉萨裂腹鱼等珍稀物种超150万尾,土著鱼类存活率从15%提升至68%。
经济社会效益与区域影响
藏木水电站的投运显著改善西藏能源结构。截至2025年4月,电站累计发电量达200.3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标准煤约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0万吨。藏中电网供电能力提升40%,冬季缺电率从25%降至8%,加查县、桑日县等周边地区实现24小时稳定供电,替代高成本柴油机组发电量超50亿千瓦时,节约燃料成本32亿元。项目建设期吸纳当地农牧民就业1200余人,累计发放工资2.1亿元;运营期提供固定岗位85个,属地化用工率82%,员工年均收入达9.6万元,较当地平均水平高46%。配套建设的8公里硬化道路、12公里饮水管线惠及4个村庄327户居民。通过220千伏输电线路接入藏中电网,支撑山南、拉萨、日喀则等核心城市工业用电需求,2024年藏电外送电量首次突破5亿千瓦时,其中藏木水电站贡献占比达38%。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藏木水电站践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理念,生态投入占比达总投资的5.2%,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增殖放流站配备24个养殖池、3套循环水处理系统,年培育鱼苗20万尾;鱼道设计流速0.3-0.8米/秒,监测数据显示,拉萨裸鲤洄游通过率从建设前的12%提升至57%。下泄流量严格遵循“枯水期≥2.5立方米/秒、丰水期≥5.8立方米/秒”标准,累计下泄生态水量超120亿立方米,下游河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0.8。完成边坡绿化面积16.5万平方米,种植高寒适生植物8种,植被覆盖率从35%恢复至72%;库区泥沙淤积量年均减少12万吨,悬浮物浓度控制在50毫克/升以内。
运营管理与技术创新
电站构建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运维体系,机组可用率99.3%,非计划停运次数年均0.2次,主设备缺陷消除率100%。2024年完成2号机组A级检修,转子圆度调整至0.05毫米,振动值降至40微米以下。部署1.2万个传感器实时监测大坝变形、渗流、应力等参数,数据采集频率达100赫兹;数字孪生系统实现故障预警准确率97%,检修周期从30天缩短至18天。针对高海拔极端天气,建立“无人机巡检+机器人作业”应急响应机制,2024年成功处置雪崩导致的输电线路覆冰事故,恢复供电时间较传统人工抢修缩短60%。
区域协同与战略意义
作为雅鲁藏布江干流首个建成的大型水电站,藏木水电站为后续梯级开发提供技术范本。与上游街需水电站、下游加查水电站实现联合调度,枯水期水资源利用率提高18%,梯级电站年增发电量1.8亿千瓦时。配套建设50兆瓦光伏电站,形成“水光互补”系统,2024年平滑光伏出力波动1.2万次,减少弃光率3.5个百分点。电站运维经验已推广至尼泊尔三金考拉水电站等“一带一路”项目,输出中国高海拔水电技术标准7项,带动设备出口额超12亿元。
经济社会效益统计
截至2025年4月,藏木水电站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86亿元,其中发电收入62.4亿元(含藏电外送收益9.5亿元),碳减排收益3.2亿元,拉动水泥、钢材、机电设备等上游产业产值增长28亿元,累计缴纳各类税费7.1亿元,占加查县财政收入的31%。
(数据来源:中国华能集团、西藏自治区能源局、山南市统计局及电站运营方公开披露信息。)